首页  部门概况  科研动态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科研服务  科研平台  船院学报 
职业教育,应该是学生的一种主动选择
2013-05-03   审核人: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又一年中考即将来临,填报志愿关头,面对“读高中还是上职校”这道选择题,考生和家长总是倾向于前者。毕竟,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坐在格子间里的白领,而不是满身油污的蓝领。  

事实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用人需求日益突显,企业对技术人才求贤若渴。本刊1月24日发表的专题调查也显示,到2020年,白领岗位趋于饱和,一半大学毕业生将成为灰领、蓝领。  

未来职业教育吃香,显然是一种必然趋势。为此,本报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试图让社会了解上海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近年来的变化。而本期《文汇教育》介绍的9名中职毕业生,或许已经体会到了职业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精彩。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差别在于教育角度不同。理想状态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跳出分数主动选择  

文汇报: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偏见,不少人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去读中职学校,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失败者的教育。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印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实存在,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重知识轻技能;二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三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体系有待完善,学生未来升学道路还不通畅,就业优势也没有很好显现。  

事实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没有孰优孰劣,两者的差别是教育角度不同:普通教育是以构架知识体系为主线,学生学的是知识;职业教育则围绕一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架构,学生学的是技能。  

任何一个人最终总要有一份职业,接受职业教育是一个早晚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意见是:15岁之前接受普通教育,以架构知识体系为主,15岁之后,学生可做出选择,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而另一部分则开始接受职业教育。本科以后,两类教育又殊途同归。我们现在初中毕业实行普职分流,应该说是合理的。  

我们希望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和家长不是依据考试分数无奈地“被选择”,而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主动选择。如果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较强,抽象思维有优势,又不希望早工作,可以选择继续接受普通教育;如果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较弱,而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较强,并且职业意向较为明确,则可以考虑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因此,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同时办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必须敏感回应经济社会的需要,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文汇报: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产业重镇,职业教育的基础较好。近年来,上海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印杰:过去20年,上海产业变化很快,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更为直接。最近5年,上海的高职和中职都做了不少调整。中职学校最多时有500余所,经过多轮布局结构调整,现有中职校87所,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目前中职教育整体的专业布局,一、二、三产所占比例分别为1.43%、19.89%、78.68%,与上海产业结构分布基本相适应,特别是服务类专业发展较快。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必须敏感回应经济社会的需要,不能放松专业建设,因为这是学生就业的保证。  

十年前,动漫、工业设计都刚刚出现,谁也不会想到会发展成今天这么大的产业。职业教育要保持敏感,时刻关注新业态的形成,并做出快速反应。如新能源车已经上市,维修人才培养就要及时跟进;上海实施大飞机战略,第一步一定是整机装配,我们已经有学校在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  

而对于传统的优势专业,我们也在根据岗位要求不断进行调整。如会计专业,以前大多数企业接受中专毕业生,但现在岗位要求和学历要求都在提升,我们一方面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中高职贯通模式的专业试点。  

就职业教育而言,我们的目标是:学生有发展,就业有优势,办学高水平。  

纵向试点中高职贯通,横向与人社部门探索“双证融通”,打通发展通道是职业教育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汇报:家长和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职毕业学历偏低,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上显然处在劣势。我们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优势,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  

印杰:过去5年,我们致力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一方面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努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内部体系上,我们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中职、高职贯通衔接,选择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就业需求较为稳定的专业开展贯通培养,目前正在逐步扩大试点规模,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性。  

在外部体系上,我们积极与劳动力市场对接,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内容融入中职课程,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有十所中职学校、六个专业、五类职业资格证书参与试点。我们和人社部门还有很多合作,如两年一届的“星光计划”大赛,人社部门负责出题、考核,学校负责组织工作,得奖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的甚至可以获得高级工证书。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打通职业教育的发展通道。比如有学生初中毕业选择到中职学校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从事一段时间的护士工作,仍有可能继续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到大学做护理学教授。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先工作,未来再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职业教育要有国际化视野,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球范围的就业者,目前正在试点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  

文汇报:我国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印杰:前年中国首次组团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使我们得以更为真切地看到与世界顶尖职业教育的差距。上海有个造船厂工人在焊接项目上得了个二等奖,非常不容易。后来我有机会遇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这一赛事的官员,提起这个选手,对方表示有印象。他这样评价中国选手的表现: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质量不高,焊接不到位。造船厂的电焊虽然比一般电焊要求高,但是国外选手的标准是给核电站高压容器焊接,技术标准更高。我们的技能培训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其中很重要一条是职业教育要有国际化视野,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球范围的就业者。  

我们的一些学校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医高专,中国学生修读国际班,可获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护士资格,学生就有可能到这些国家就业。而我们中职教育还在探索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已选择上海医药学校等8所中高职院校在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国际邮轮服务等13个专业率先开展开发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的试点工作。一方面,引入国际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学生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后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要培养能够适应工作变化的技能型人才,这一点,我们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  

文汇报:近年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印杰:我到一所学校观摩一场数控专业比赛,一个参赛学生发现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数控机床还在正常运转,他就直接拉开门,把头伸进去检查故障,一旁的裁判、老师都没有予以纠正。这就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特色”——重结果,不重过程,职业岗位规范教育还不够。  

还有一次是全国比赛赛场上,叉车项目邀请国外学生参与。绕过若干个路障,中国学生只用了半分钟,而外国学生却足足用了2分钟。中国学生为求速度,宁愿冒险也要搏一记;而外国学生却是要保证整个过程中不能碰到障碍物,不允许有任何意外的发生。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理念不一样。  

国外职业教育还有一个特点是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的职业教育往往更重视技能的传授,学生只会闷头干活。社会在变,这样的培养模式也需要改变。工业化时代,一个钳工可以在一个岗位上从一级做到八级退休,但现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作转换的机会越来越多,知识掌握、综合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开始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以前我们不要求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传统的“师带徒”,老师怎么教,学生只要跟着做就可以,但现在我们也提倡老师对学生放手。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应培养一些文艺、体育方面的素养,这有利于提升整个人的境界。  

中职教育改革进行时 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  

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2010年正式启动。试点选择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就业需求较为稳定的专业开展贯通培养。试点范围已逐步扩大至中职、独立设置的高职、本科院校下设的高职学院。2013年又新增20个专业,新增招生计划近2000名,新增的试点专业数和招生规模数超过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的总和。今年九月份新生报到后,贯通培养在校生规模将达到6000余人,涉及43个专业、56所中高职院校。  

“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  

“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于2012年启动。试点专业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试点过程中,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将参与学校的课程制定、学业评价等工作,打破原有的单一的学校评价体系,推动教师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发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  

在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标准的界定、专业标准开发的主体等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教委选择上海医药学校等8所中高职院校在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国际邮轮服务等13个专业率先开展试点,明确在职业能力标准、专业课程体系等八个方面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首批13个标准已经正式出版。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向教育部就此项工作进行了成果汇报和论证,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目前第二批38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正在开发。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2007年以来,上海市教委对组建和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全市已成立现代护理、交通物流、商贸、电子信息、旅游、建筑、现代农业、化工等八个行业职教集团,以及嘉定、徐汇、闵行、黄浦、浦东、长宁、崇明等七个区域职教集团。据统计,15个职教集团吸引近400家企业、40多个行业协会,共有成员单位700多家。集团中的企业累计接受职校教师实践锻炼500多人次,学校为企业培训职工约6万人次,职教集团开展“订单培养”约6000人,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3万余人。上海已初步形成行业职教集团和区域职教集团纵横交错,学校、企业、行业、区域联动发展的“大职业教育”新格局。  

关闭窗口